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大于

圆梦之旅---新藏线219【樟木,普兰,札达】红其拉普+罗布泊{作业发完}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精彩
moto14 发表于 2010-9-5 14:43


谢支持,很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宿米兰,早起行至昨天洪水处,看到交警的劝告是对的,就小心奕奕的过了河,油罐车还侧翻在河沟里,很惨啊,出门还是要小心,切勿鲁莽行事
P8032444.JPG
P8032445.JPG
P8042446.JPG
P8042447.JPG
P8042448.JPG
P8042450.JPG
P80424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布泊百科名片
罗布泊(Lop Nor),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



目录简介  别名 罗布泊之谜 历史 对罗布泊的研究 罗布泊的景点 罗布泊人 罗布泊干涸和原因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原文欣赏 罗布泊魏晋遗迹与文书 哈密至罗布泊铁路简介  别名罗布泊之谜 历史对罗布泊的研究罗布泊的景点 罗布泊人罗布泊干涸和原因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概述  罗布泊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21年后塔里木河东流,湖水又有增加,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后干涸,主要原因是应为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断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长度急剧萎缩至不足1000公里,使300多公里的河道干涸,导致罗布泊最终干涸!敦煌、哈密、鄯善、吐鲁番、库尔勒、若羌都处于罗布泊周边地区。 罗布泊成因  根据湖水变化,一些探险家认为罗布泊为「游移湖」或「交替湖」,摆动于北纬39°~40°和40°~41°之间。近来中国科学家作了实地考察,发现湖泊的西北隅、西南隅有明显的河流三角洲,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孔雀河水系变迁时,河水曾从不同方向注入湖盆。湖盆为塔里木盆地最低处,入湖泥沙很少,沉积过程微弱。湖底沉积物的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汇水中心。只是湖水有时偏北,有时偏南,并非大范围的「游移」。 罗布泊的现状  现在的罗布泊在若羌县境内东北部,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曾是我国的一个湖泊,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首次进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并且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的受到来自敦煌的祁连山冰川融水疏勒河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
  那里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已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编辑本段
别名  又名罗布淖(nào)尔,先秦时的地理名著《山海经》称之为"幼泽"。 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洛普池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
  在罗布泊干枯后,就连“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枯1000年。”的胡杨树现在也成片的死去、倒下、枯萎。
  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两万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
罗布泊之谜大耳朵之谜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罗布泊大耳朵


诡异之谜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路过敦煌时,在《大唐西域记》中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原定轨迹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头部朝着上海的方向。
  1997年,甘肃敦煌一家3口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楼兰附近寻宝,结果一去不复返,最后3人尸体被淘金人发现。
  1997年,昌吉有4个人开着大卡车,到罗布泊南岸的红柳沟找金矿,结果没有了消息。1998年,有人在红柳沟附近找到了4具尸体和一部烂车。
  2005年末,敦煌有人在罗布泊内发现一具无名男性尸体,当时据推测该男子是名“驴友”,法医鉴定其并未遇害。这具尸体被发现后,也引起了国内数十万名“驴友”的关注,更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出了寻找其身份的倡议,最后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确定了该男子的身份,并最终使其遗骸归回故里。经查明,该男子是2005年自行到罗布泊内探险,但为何死亡,却一直是个谜…… 游移之谜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学家们曾对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争论不休,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出了争论更加激烈的“罗布泊游移说”。此说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认为罗布泊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这个周期为1500年。
  斯文·赫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根据对罗布泊的科考结果,也对罗布泊游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罗布泊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编辑本段
历史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
  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
  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
  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
  六七十年代因塔里木河、疏勒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民国20年(1931),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
  民国31年(1941年),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
  1958年,我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平方公里。
  1962年,航测的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平方公里。
  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近代,一些进入罗布泊地区的外国人把罗布泊说成是“游移湖”。
  清代,阿弥达深入湖区考察,撰写《河源纪略》卷九中载:“罗布淖尔为西域巨泽,在西域近东偏北,合受偏西众山水,共六七支,绵地五千,经流四千五百里,其余沙啧限隔,潜伏不见者不算。以山势撰之,回环纡折无不趋归淖尔,淖尔东西二面百余里,南北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
  这里,曾经是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古代楼兰王国。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上书:“楼兰,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它成为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南支的咽喉门户。 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如今,从卫星像片上反映出来的罗布泊是一圈一圈的盐壳组成的荒漠!是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实例,警告人们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带进行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
  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盲目地用水像个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致使塔里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公里萎缩到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马上变成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到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编辑本段
对罗布泊的研究  地理学家徐松在《西域水道记》的插图中标明塔里木河汇注孔雀河下泄罗布泊。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美国人哥丁顿,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国人邦瓦洛等,都考察过罗布泊,并留下精彩的描写。
  1876年,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后,以其片面之见,错误的认定,卡拉河和顺湖即中国古记所记罗布泊。他的学生科兹洛夫和英国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德国地理学家范李希霍芬却持反对的观点。
  接着,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统的提出一套关于罗布泊游移的理论,认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于湖底周期性沉积、抬升和风饱蚀降低的结果。这种游移说,曾长期为中外学者所接受。除斯文.赫定外,美国人亨庭顿提出了“盈亏湖”的理伦。
  中国学者陈宗器发表了“交替湖”的观点,而苏联地质学家西尼村则试图用构造运动来做解说,围绕罗布泊游移问题的争论,延续了一个世纪。
  1930-1934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黄文弼,陈崇器,赴罗布泊实地考察,还实测了地图。
  我国科学家近年实地考察,证实了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湖水不会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积物3600年仅1.5厘米),干涸后变成坚固的盐壳,短期内湖底地形不会剧烈变化。对湖底沉积物通过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这说明,游移说是不切实际的推断。两千多年来,不少中外探险家来罗布泊考察,写下了许多专著和名篇,发表了不少有关罗布泊的报道。但是,由于各种局限和偏见,也制造了许多讹误,为罗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编辑本段
罗布泊的景点1、汉代烽火台  离库尔勒60公里处的一座保持较好的古烽火台遗址。有学者根据修建长城的防御意义,认为古长城的西端应包括了尉犁县的古烽火台,若此成立,该烽火台应是西长城的起始。   

汉代烽火台


2、营盘汉代遗址  一处罗布泊地区中保存较完好的古遗址。有一圆形城墙,直径300米,墙残高近6米,城西有一佛塔遗址,碎土坯形成金字塔形。古城北边两公里处的高台地上,存有佛塔基座,佛塔基座西边则是著名的古墓群,为罗布泊地区最大的墓葬群。据资料介绍,营盘是官办的屯兵驿站,一方面也扼守丝绸之路的中道,起保护商旅作用,一方面孔雀河就于城旁流过,土地可以屯垦。 3、龙城雅丹  罗布泊地区三大雅丹群之一,位于罗布泊北岸。土台群皆为东西走向,成长条土台,远看为游龙,故被称为龙城。   

龙城雅丹



  龙城雅丹又称为白龙堆雅丹,并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第二名,誉为“最神秘的雅丹”,因为极少有人见过它的真貌。 4、土垠  为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并命名的一处汉代后勤驿站遗址,残存物极少,但在古时是丝绸之路的一处军事要地。 5、太阳墓  位于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等所发现,古墓有数十座,每座都是中间用一圆形木桩围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并组成若干条射线,呈太阳放射光芒状。 经碳14测定,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为何葬在这里?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阳当做图腾建造此墓还是有别的意义……20年过去,仍是个不解之谜。罗布泊文明和楼兰文明之间近2000年的断裂又是怎么一回事?也许待太阳墓之谜解开也便有了结论。 6、罗布泊文明的古胡杨林  位于太阳墓地西侧,在古河道北岸的一片台地上,有成片的株距相等、行距相同、树干尺余粗的枯死的胡杨林。这成排成行的枯树,带有明显的人工营造的特征。 7、余纯顺墓  位于铁板河出口不远的一处土台,1996年6月余纯顺迷失方向步行到此,因干渴全身衰竭而死亡。他死时距自己亲手填埋的水和食品供给地点仅2公里。现建有墓地墓碑。 8、罗布泊湖心标志  1997年底,一工程师根据地图经纬度测量的湖心地点,虽然没人考证,也成了一景观。1997年标志点只埋下一个空汽油桶,1998年2月广东首个女子罗布泊探险队树下第一块木碑后,现已增加了数个石座、木碑,成了一些走罗布泊者留下纪念物之处。 9、库木克塔格沙漠  为高海拔沙漠,位于阿尔金山和湖盆之间,为我国第三大沙漠,并以独特的羽毛状沙带著称。 10、孔雀河  源于博斯腾湖,流经库尔勒、尉犁县进入罗布荒漠,现中游河道灌满流沙,偶有稀疏胡杨树和芦苇、红柳,下游河道则寸草皆无,一片死寂,沦为荒漠,河道两岸偶有轰然倒地的枯胡杨。   

孔雀河


11、楼兰古城  古楼兰国遗址。现在,还可看到民居遗址,民居的一些用具,佛塔、古墓群,一小佛塔上的彩绘虽经千百年,至今还可辨识。
  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楼兰在历史舞台上只活跃了四五百年便在公元4世纪神秘消亡,是何原因至今说法不一。过了1500多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罗布人向导奥尔德克于1900年3月28日又将它重新发现,因而轰动世界,被称之为“东方庞贝城”。百年来,楼兰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探险家、史学家、旅行家研究考察的热点。楼兰美女、楼兰古墓、楼兰彩棺……一个又一个楼兰之谜诱惑着所有的人们。 12、红柳沟  罗布泊南岸一片红柳土包构成的戈壁滩景观。 13、楼兰古城遗址  丝绸之路南道的重镇,曾为楼兰国都,现保存有最为完好的是一巨大的戍堡。此外还有零散的民居、佛塔寺院遗址。斯坦因盗走的著名有翼飞天壁画就在米兰寺院遗址中挖掘。   

楼兰古城遗址


14、楼兰农场  紧挨着米兰古城有一建设兵团团场,因该处自古以来得益于阿尔金山的雪水,有农牧业存在的条件,因此除了现代人在垦荒,古时就有发达的灌溉系统。在米兰农场的民族连可以拜访罗布人的后裔。 15、敦煌雅丹  敦煌雅丹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为沙漠平原区,光照充足,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四季多风,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在地质上位于新生代(距今约6500万年以来)敦煌——疏勒河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由于岩层产状水平,垂直节理发育,较松软岩层在大自然疾风暴雨的漫长风化中,导致了各种雅丹风蚀地貌的形成。位于敦煌市西北约180公里处,玉门关西北约100公里处。公园面积398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
罗布泊人  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喝罗布麻茶,穿罗布麻衣,丰富的营养使许多人都很长寿。八九十岁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罗布人结婚的陪嫁,有时是一个小孩子,这在世界上恐怕绝无仅有。
编辑本段
罗布泊干涸和原因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从此,罗布泊消失了!
  (1)进入罗布泊
  一千多年来,罗布泊地区被列为死亡和危险的地方,直到楼兰被发现,才有近代的学者和探险家陆续进入。解放后,部队和地矿工作者最先进入该地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罗布泊地区,绘制出一份份军事用图和地质勘探图,为后来的涉足者提供全面而详尽的地貌资料,凡进入罗布泊者,常会看到勘探队留下的觇标,有规律地延伸到荒漠腹地。
  最大规模报道罗布泊的应为彭加木失踪的1980年夏天。罗布泊因彭加木而更显得神秘。1996年夏天,余纯顺挑战罗布泊时遇难,使罗布泊重披“死亡之海”的诡谲光环,吸引着许许多多壮游者。1997年秋天,终于出现了数百人到罗布泊浩浩荡荡走一回的旅游者,并且,当年的媒体报道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后再未有如此大篇幅和频繁地报导罗布泊故事了。
  1997年10月,200多名以普通旅游者身份进入罗布泊地区的广东人由敦煌启程,经玉门关、三垅沙、库木库都克、阿奇克谷地,擦着库姆塔格沙漠边缘插向敦立克、米兰古城,到达若羌,创下了一项吉尼斯纪录。
  1997年11月,新疆建设兵团的崔迪驾摩托车纵穿了罗布泊湖盆。
  1998年元月,16名广东旅游者在罗布泊迎接元旦日出后由西向东横穿大漠。起点为库尔勒经营盘、孔雀河、楼兰、龙城、土垠、湖心、白龙堆、克孜勒塔格、三垅沙、阳关,终点为敦煌。这是乞今为止最为艰辛的横穿,作为旅游者,他们在冰雪中因迷路而汽油快耗尽,几乎走不出荒漠。
  1998年春节,26名广东女子沿余纯顺的足迹走进了罗布泊湖心去凭吊了余纯顺一回。她们由库尔勒经营盘、老开屏、前进桥进楼兰,后再经龙城、土垠抵达罗布泊湖心,竖下了第一块木碑标志,尔后向北翻越库鲁克塔格山到达底坎儿前往吐鲁番。成为首个罗布泊女子探险团。
  1998年10月,50多名粤港旅游者从米兰、墩立克向北纵穿,经罗布泊湖盆,凭吊余纯顺,参观土垠、龙城后,翻越库鲁克塔格山前往吐鲁番。
  1999年夏天,黄成德受一摩托商的委托,驾一国产摩托由敦煌出发,经三垅沙、白龙堆、土垠、湖心、龙城、营盘,从库尔勒出罗布泊,完成了摩托横穿罗布泊的行程。
  2000年3月,巴州政府和库尔勒楼兰学会组织各地专家学者等有关人士51人由库尔勒经营盘、龙城、土垠、罗布泊湖心进入楼兰,举行发现楼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然后由湖心向南穿越至米兰,经若羌返库尔勒。
  2000年5月,广东一罗布泊探险团用5天时间完成库尔勒到罗布泊湖心的行程。
  2000年10月,香港一探险团由敦煌进罗布泊,实施东西南北穿越活动。
  2000年10月,广东一探险团由南向北穿越罗布泊。
  2000年12月,新疆和深圳的探险考古人士组织的科考队由孔雀河下游向南进入罗布荒漠西部,再次发现“小河墓地”。被誉为楼兰文明的最重要发现。
  (2)斯文赫定发现楼兰
  楼兰遗址位于东经89°55’22”,北纬40°29’55”。它的发现是20世纪的重大发现之一,揭示了一处消失近两千年的古代人类文明的存在。然而,这一发现又是一种偶然,虽号称斯文赫定发现,实际又有维吾尔族青年的一份贡献。
  1900年3月,斯文赫定担任瑞典地理探险队队长率队进入罗布泊考察湖泊地理情况,同时也希望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远古之谜。在完成考察湖泊游移项目启程退出罗布泊的一天,维吾尔族青年奥尔迪克返回前一天营地寻找探险队丢失的铁铲时,忽遇沙暴,奥尔迪克在天昏地暗中为沙暴吹袭,迷失方向,不知走到什么地方。当风沙静了下来,他方发现自己已身处一片古城废墟中。他十分惊讶,他不仅看到残垣断壁,巨大的房梁,还有遍地的碎陶片和浮露于地表的佛珠铜钱等,凭他对雇主斯文赫定的了解,知道这些也是探险队想找的东西,因而奥尔迪克捡了几片雕刻残片揣在怀中,凭着自己对荒漠的辨别能力,返回了营地。
  第二天,斯文赫定看到了木雕残片,十分激动,他意识到,他已嗅到了一处古代文明的遗址,并且,十分可能是一处使自己闻名于世的重大发现。由于他们所剩余的水已十分紧缺,而匆忙前往发掘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生存,他们将考察楼兰的计划留到第二年春天。由于他们发现楼兰的时间是3月28日,从此,这一天成了后人纪念楼兰发现的日子。
  第二年春天,斯文赫定进行新的准备,在奥尔迪克向导下,率领一支探险队直奔楼兰遗址,进行掠夺式的发掘,获得大量出土文物并带回欧洲。斯文赫定回到欧洲便把文物资料送给德国学者希姆莱和孔位特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资料把遗址定名为“楼兰”。斯文赫定的发现和有关文物的分析,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震动,引发了新一轮的楼兰探险考古热,楼兰从此成为中外各自抱着不同目的的探险家或学者的目标。
  斯文赫定考察过的楼兰为何还有如此巨大吸引力,原因为斯文赫定没有考古学的素养,他注重的是地理学方面的描述和历史时期实物的挖掘和收集,对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很少关心,为此留下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罗布泊地区广袤无际,许多地区斯文赫定仍未涉足,所以后来者屡有发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继斯文赫定后,1906年和1914年斯坦因两次到楼兰考察挖掘,仍以大量收集历史实物为主要目的,但亦收集到少量石器时代文物,新发现附近十几座城址、寺院、住宅遗址等。
  1909年3、4月,日本大谷考察队的桔瑞超进入楼兰,并发现距楼兰遗址40多公里处的海头古城,获得新的重要文物为前凉西域长史李柏的信稿,把楼兰文化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此后,美国的亨延顿和瑞典的布格曼探险队先后到过楼兰,均有所发现。
  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30年进入罗布泊,并在罗布泊北端发现了西汉驻兵据点以及水陆码头——土垠遗址,为楼兰考古文化增添了辉煌的一页。黄文弼当时拟考察古楼兰,但遇到孔雀河和罗布泊有大水,未能渡过孔雀河,因此也未能到达楼兰古城。黄文弼对罗布泊的考察,是我国考古学家第一次在该地区进行科考活动,尤其对土垠的发现,是对罗布泊科考的一大贡献。
  1980年,新中国考古人员进入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正式拉开了新中国在该方面考察活动的序幕。
  (3)楼兰美女的发现及解剖资料
  1980年4月,新疆考古研究所与中央电视台《丝绸之路》拍摄组织了50人的大型考察队赴古楼兰考古调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该地区的首次大规模的考古活动,取得重要成果,有许多新的发现,其中之一就是在罗布泊北端,孔雀河下游的铁板河出口处发现了一批早期楼兰人墓群,并发现保存完好的古楼兰人干尸,即“楼兰美女”。
  考古队沿着孔雀河的古河道进入罗布泊后,在铁板河三角洲地区首先发现了古楼兰人墓葬两处。墓葬的发现也有些偶然。因为,铁河出口地区现已风蚀成雅丹地貌,是龙城雅丹区域的一部。该处的雅丹土台顶部距地面高度4米到8米不等,土台为砂土构造,土台因风蚀水浸,周沿十分陡峭。考古队路经该区时,有队员看见一土台崖壁顶上有外露的干树枝,初疑是古人居住地遗址,于是攀顶进行挖掘清理,才发现外露树枝为一座古墓因风蚀作用露出的南壁,同一土台高地上,还有另一墓葬。
  高台崖壁上,出土女干尸的墓葬是一座长方形竖井土穴墓,穴坑深为一米,长一米七,宽约零点七米,墓中干尸一具,无葬具,直接置于土穴内,古尸仰身直肢,出土时脸部盖有一个外形如簸箕状的长扁筐,筐沿盖至胸口,筐上复盖了一层厚约三十厘米的干树枝,干树枝上又压了一层芦苇,厚约10厘米,芦苇上再压一层细干树枝,厚约10厘米,上面再压砂土,墓穴东西两端各插立着两根粗树干,清去复盖物后可见古尸上身用一粗毛布裹身,毛布在胸口交接处用削尖的小树枝别住,下身裹一块加工处理过的羊皮,头上戴毡帽,帽上插着两根雁翎,脚上套着一双毛皮外翻的鞋子,鞋面和底是用粗羊毛线缝接,没有袜子。古尸头下左边有一个用香蒲草和芨芨草编成的提篓,提篓内满填泥土。手臂处还有一把木梳。木梳是削刮成圆尖的木齿嵌入两块硬皮拼夹后灌注皮胶而成,应为我国最古老的木梳子形式。古尸外形保存完好,脸面瘦削,鼻梁尖高,眼深凹,毛发、皮肤、指甲保存完整,甚至长长的眼睫毛都清晰可见。深褐色的头发蓬散披在肩上,皮肤呈古铜色,身体强健,生前为一壮年妇女。
  古尸出土后,被有关方面描绘成沉睡千年的美女,成了当时一中外轰动考古新闻。古尸的发现同时也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先后由新疆医学院、上海自然博物馆和上海医科大学解剖研究。
  根据解剖测定结果,古尸距今3880年左右。年龄约40岁,生前身长155厘米,尸体自然仰卧,面容自如,两眼闭合,眉、睫毛清晰,头发细密,呈棕黄色,发长约20—25厘米,头发上有大量头屑状物质,发上有头虱和虱卵。皮肤呈红棕色,手压右股前部和臂部皮肤有弹性感。古尸内脏都有保存,但已变化,呈干硬、脆薄或萎缩状。进行人类学的测定,属古欧洲人种。古尸血型O型。古尸肺泡腔内可见有成堆的黑色尘粒,反映古尸生前生存环境应是风沙严重的状态。
  楼兰女尸死后未采取防腐措施即埋入墓中,何以保存下来,曾引起许多人兴趣。根据专家研究后判断,罗布泊干旱和大挥发量是一客观原因,其次,墓地筑于高台,无水淹至,墓穴不算太深,尸体上复盖物为砂土、芦苇和红柳枝,较为松散、易于透气和水分蒸发。主观原因是其衣着特点应为冬季入葬,严寒的季节限制了细菌活动,多干风使尸体未及腐烂已迅速脱水变干,减缓氧化,这是古尸完好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
  通过楼兰古尸的解剖研究,使人们看到了比楼兰古国更早的年代已有一支古欧洲人种部落生活于铜石并用文化至青铜文化时期,活跃在罗布泊北部地区,他们使用火和石器、木器,会用草枝类编织篓筐,用毛线织网,会赶毡熟皮制作御寒衣物,已有树木和泥盖的固定居所,但还没有陶器。会用羊皮裹身,尚不会制作衣裤,生活简单粗陋,常拥挤于木炭火边,并处于一个多风沙的生活环境。
  (4)被日本探险家发现的古城遗址——海头
  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后,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探险家盯紧的目标。之后,日本人桔瑞超随日本大谷考察队于1909年3月进入罗布泊地区,在楼兰的西南端直线距离50公里处发现该城遗址,并探掘到前凉西域长史李柏的信稿(学术界称为“李柏文书”)而得名“海头”城。
  海头城与米兰直线距离114公里,是一座长方形的城堡。东西墙160米左右,南北墙80米左右,城墙残高3—5.4米,墙厚达7米以上。墙用夯土夹红柳、胡杨枝层筑成,在墙顶上有许多排列有序的胡杨加固棍。现城门宽3.2米,有27×20厘米的方木卯连的门框,门框保存完好。已倒塌的城门木材散乱分布城门内外。城墙也有多处缺口,为洪水所毁。城西南不远有建筑土台,有散乱的房屋木结构,如完好的柱础、入角柱等,地面可见到陶片、铜镞、冶炼渣等。城内有多处建筑遗址,形状依稀可辨,主要有一组东西长46米,南北宽13.5米的房屋,其他还有数间。房屋是经过加工的胡杨木方棒卯接作横梁竖柱,胡杨棍及红柳枝作夹条,间夹芦苇,外涂草泥的墙壁。框架多已倒塌,仍有个别柱子与横木架立着。
  海头城外,有一条古河道,河道两岸有大片干枯的胡杨林或红柳包。远古时,应有孔雀河分支流经海头,构成其生存的环境和条件。现已沦为荒漠中的废墟,一片苍凉。一当刮风,沙尘弥漫,因此,该遗址还明显地处于沙化过程中。
  海头城西北约3公里处另有一古城遗址,形状与海头接近,规模小些,与海头同一时候的建筑。
  (5)楼兰谜团
  楼兰遗址的发现,在中外学者中引起了响烈反响。许多专家学者撰写过不少有关楼兰的报道、介绍文章或专著,在学术上展开讨论,使古楼兰名扬中外,形成许多争论100年仍不休止的话题。现被称为楼兰之谜的诸如:现称为楼兰古城遗址的废墟是否真正的楼兰古城?它的职能是什么?是否为楼兰国都?导致古城毁灭的真正原因等等。
  此外,楼兰城产生的年代、楼兰城的出现是否在楼兰国被灭之后,也是引人探究的问题。
  解放后,中国考古队发掘的古墓又表现出新的谜团,那就是楼兰地区的人类文明起源问题以及墓葬文化的年代与楼兰遗址文化年代出现了断层,因为,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只有3000年前和2000年—1600年前的,近千年的断裂层目前还没能连接得了。
  楼兰的谜团还有人种之说的争议,据出土文物表现,有原始欧洲人种、蒙古人种。但他们是如何迁徙入罗布泊地区,并且早在3800年前就已在罗布泊地区活动。今天,楼兰人的后裔在哪里,在国破城毁之时他们流散何方等等,都是耐人寻味的谜。
  在楼兰诸多迷团中,最引人注目的当为楼兰古国消失原因的争论,直到今天,仍有不同的观点。如河流改道说、异族入侵说、丝路改道说、土地盐碱化加重说、河流缩短说、冰川萎缩说、气候变迁说等等。
  楼兰曾是一片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林带茂盛,林舍毗连,田园阡陌,牧场绿茵,最终沦为荒漠废墟,必有诸多重大原故,为此也引起种种争议。
  按目前较多人持有的楼兰衰亡之说为河水水量日趋减少,天气干旱,最后水源的断流迫使楼兰人放弃家园,干旱使楼兰古国全部变成荒漠,生命难以生存,家庭的废弃则成了必然。
  (6)罗布泊“游离湖”说的争议
  罗布泊是一处神秘的无人区,除了所蕴含的历史文明,在地理学上也存在诸多学术上的争议,其中,罗布泊是否为游离湖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最早发现楼兰的斯文赫定曾对罗布泊的地理进行过考察,最早提出罗布泊是“游离湖”观点,他认为,由于进入湖中的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湖盆中,招致湖底抬高,使湖水流向低处,过一时期后,被泥沙抬高的湖底因风的吹蚀作用而降低,湖水又由于同样原因回到原来的湖盆。他还认为,游移周期是1500年。
  斯文赫定的游移说曾长期为中外学者所接受,但中国的科考队近年对罗布泊考察后认为,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最低点,湖水不会倒流,入湖的泥沙很少,湖底沉积物通过年代测定证明,罗布泊一直是塔里木盆地最低点及汇水中心。在历史上是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的终点湖,并不会漂移,当水源河断流后,湖泊曾在历史上形成干涸湖盆。尔后形成不同的洪积湖则是近代的事情,是一定地貌和水文条件下发生的现象。如卫星影像上罗布泊的耳朵状环纹方向和特征明显,是洪水进入湖盆后的冲击物所形成,洪水注入方向没有封闭口。由于罗布泊水份挥发量在年2500—3000毫米,每一环纹的形成均是较短的时间,数次大洪水都会留下新的环纹。尤其罗布泊湖盆极为平坦,湖水很浅,占据面积很大,要维系其稳定需有注入水源,否则很快就会干涸,最后湖泊的再形成亦是洪水所为,并造成湖泊迁移的错觉。
  (7)罗布泊的硬壳下有一“地下死海”
  1995年,中国地质科学家在勘探罗布泊地理结构状况时发现在罗布泊湖盆的硬壳下,存在一罕见的地下钾盐矿,由于其面积和含盐量与死海接近,被称为“地下死海”。
  罗布泊地下钾盐矿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含盐量达百分之三十五。与死海的元素含有相近,如硫酸盐、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等,化学成分与死海基本相同,矿化度都超过海水的十倍,没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罗布泊“地下死海”的水深只有60米,为死海的五分之一,钾盐储量为死海的十分之一,但在中国已可称为为数不多的钾盐矿中最大的一个。由于其储量达2.5亿吨,其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均十分可观。
  罗布泊“地下死海”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涸湖盆地底,表面是坚硬的盐壳,当挖一个二米深的洞穴后,就可看见“地下死海”的真面目。用棍棒触搅穴中水后,提离水面都会结上一层白色的盐晶体。与死海不同的是,这里的水深藏在岩石或土层缝隙中,凿开一洞穴后,水就哗哗涌集一起。
  罗布泊“地下死海”的形成源之两百万年前,当时罗布泊水域达二万平方公里,后来因风沙淤塞和地壳运动,湖面不断缩小,气候逐渐变干燥使湖水蒸发量加剧,最后湖水的补充来源断绝,湖盆干涸,湖床成了盐壳地。现在,地下水还在通过盖层的毛管蒸发。
  (8)罗布泊的形状似一只人耳朵
  据美国陆地卫星所拍摄的罗布泊,湖盆周围呈现一道道同心圆,形状尤如人的耳朵。曾有人认为是湖岸的环行堤,也有人认为是湖岸阶地。后经科考队考察后发现,“大耳朵”的形成实际为不同时期的湖水的干涸期长短不同,积盐过程有强有弱而形成的在形态、物质组成和色调上各异的盐壳。
  (9)罗布荒漠是世界珍稀动物野骆驼的分布中心
  罗布泊动物多为中亚荒漠地区的典型种,其特点是分散而不均衡,由于不受人类生活影响,罗布泊也成为一些耐旱荒漠动物的自由天地。因此,也成了世界珍稀动物野骆驼的分布中心。据有关部门统计,总数有数百头。
  我国政府对野生骆驼的保护十分重视,已将库木塔格圈定为我国唯一的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从敦煌西面进入罗布泊,见到野骆驼的机会较多。
  野骆驼较家养的瘦削,以双峰驼为主,奔跑速度较快,性乖癖,触怒其会攻击人。
  (10)罗布荒漠的一个未解之迷——彭加木失踪
  彭加木为广州人,生于广州白云区槎龙村,失踪前为上海科学院援疆科学工作者,并担任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彭加木,于1959年、1969年、1979年和1980年四次进入罗布泊考察,失踪时为55岁。现妻儿居上海,兄弟在广州工作。
  彭加木失踪地被称为遇难地,但更多的人沿用失踪称,因至今未有彭加木遇难的痕迹,所以失踪之迷仍是世人关注和希望解释的问题。
  彭加木最后离开考察队营地时间为80年6月18日上午10:30分,此后音讯杳无。81年5月,新疆科学院在其失踪地修筑一失踪之地碑,以作悼念。
  2000年是楼兰发现100年之际,亦是彭加木失踪20周年。
  (11)罗布荒漠的淘金人
  于罗布荒漠的东部地区,有零零星星的采金矿者。那里自然环境极为恶劣,与外界隔绝。淘金者三月始进入荒漠,十一月左右撤出。长时期在干旱高温和风沙中作业,常有人疾病而死。97年首批百人徒步穿越罗布荒漠的队员路过淘金者所在地时,敦煌淘金者愿以一两金砂换一支青霉素注射液。
  (12)至今塔里木盆地仍有未被尝试的穿越
  塔里木盘地中的罗布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均被人类实施纵穿(指南北方向的基本垂直穿越),而横穿仍没实际上或名副其实的穿越。
  以往有人尝试了部分或局部的横穿,并以此号称,实际上并没有东西向按轴心线穿越的尝试。罗布泊中心以东地区可以实施穿越,而中心以西则仍是处女荒漠和沙漠,未有人敢于逾越。
  此外,不论塔克拉玛干或罗布泊,亦没有纯粹的个人成功穿越,凭个人的力量,没后勤保障供给,无从谈起个人穿越。余纯顺虽失败,亦是有准备的失败,有两个骑摩托穿越者亦是有一个排以上人数的后勤队伍护驾,致于旅行团性质的探险,更是绝对有保证供给情况下的体验行为。卡拉穿越的沙漠仅仅是和田河以东的数十公里,且每隔数公里都事先预埋供给,若没准备,走沙漠者均为死路一条。有一画家号称单独徒步多次穿越罗布泊,实际行程只数十公里,因他是从一勘探队基地到楼兰古城。
  (13)塔里木盆地干旱气候的形成
  一般专家认为在第三纪末、第四纪初随着青藏高原大幅上升同时形成该地区的干旱气候。在人类历史时期,仅存在一定范围的波动,并不存在持续变干的问题。近一千多年以来,罗布泊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化,多因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到水体在地区间重新分配。若要恢复罗布泊的原貌,又会出现牺牲河流上游居民的利益,有关改变罗布泊的环境问题目前政府已重视并着手进行规划相关方案。
  (14)97、98年有关罗布泊的几项之最
  1997年百人徒步穿越罗布荒漠为国内首个进入罗布泊地区的特种旅行团。1998年,经上海吉尼斯大世界总部评定,“百人徒步穿越罗布荒漠探险团”获最大批量荒漠探险团吉尼斯纪录。
  1998年首个女子罗布泊探险队由广东26名女子组成,至今未有人破其纪录。该团队是首个抵达罗布泊湖心的特种团,并竖下湖心纪念碑。
  1997年百人徒步穿越罗布荒漠团总投保额为6420万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最大额的旅游团投保项目。
  1998年女子探险队的个人投保额是80万元,当时创下全国旅游投保个人纪录之最。
  1998年10月粤港首个纵穿罗布泊特种团,人数60人,是第一个以香港人为主的罗布泊特种团。
  1998年春节,随女子探险队进入楼兰和罗布泊的队伍中有一名广州美院学生姓曾,年17岁。
  1997年夏天,广东集邮公司获悉组织“百人穿越罗布荒漠”消息,即与广东中旅人士商洽,印制一款纪念封,数量6000个。因设计精巧、美观,含意特殊,受到收藏者青睐。
  1998年,该纪念封设计获得广东省邮票评选的最佳纪念封设计奖。
  1998年《南风窗》杂志将97百人徒步穿越罗布荒漠探险团活动评为97中国十大策划之一,排列第三。此次活动被公认为中国旅游企业与媒体成功合作的策划典范。
  (15)引水注入罗布泊规划
  经过专家等多方面人士探讨建议,2001年1月中旬,新疆区政府正式决定引水注入罗布泊作为西部开发的项目,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对罗布泊复活的讨论。该项目拟在天山山脉挖掘隧道,将伊犁河水系的水引入塔里木河。若天山隧道引水工程实施并完成,新疆北部的伊犁河水将北水南调,沿着塔里木河下游已干涸多年的240公里河床进入罗布泊,使罗布泊恢复昔日风貌。此举成功也将成为21世纪对自然环境进行大规模改变的重大事件,必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但此举能否成功,以及对该项目的不同意见会引起新的一轮争论。辟如,引入的伊犁河水系的水源能否满足塔里木河目前的蒸发渗透量,因塔里木河流域已形成严重缺水,该区域正存在大量的兵团农场及农庄,每年都为缺水灌溉已放弃耕地,荒漠化区域在扩张中,提出这疑问的人认为北水南调的结果是相对满足塔里木河流域的农业林业及畜牧业的用水,水源难以流入罗布泊或杯水车薪,难复罗布泊“泱泱三百里”之旧貌。又辟如有人认为,该引水工程是以牺牲一个区域的用水需求满足另一个区域的用水需求,甚至有人认为,罗布泊的干涸是自然界的必然现象,海洋水平面上升,整个新疆已趋向温热干旱,天山雪线萎退,荒漠化只是延缓或加速的问题。此外天山隧道引水工程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上巨大的资金,其经济价值是否科学,也有不同意见,曾有资料显示罗布泊的钾盐矿价值数千亿元,恢复罗布泊的水面,意味着这部分矿藏的开发将难以兑现或大打折扣等等不同的意见,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兴趣。
  据有关专业人士介绍,引水计划付诸实施至罗布泊注满水需要较长的时间,为此,在短时间内罗布泊仍是一处干涸湖盆。
  13 附录
  (1)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作者:彭戈侠)
  (2)穿越生命禁区——罗布泊(作者:马勇)
  (3)中国首个罗布泊女子探险队纪事
  (4)楼兰发现百年纪念行
  (5)罗布泊的十月
编辑本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原文欣赏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   


  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人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人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人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儿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求。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牧场。
  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万多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市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牛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罗布泊消失了。
  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桥上。
  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
  胡杨,维吾尔语称做“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牛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
  如此重要的胡杨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而大面积死亡。1958年,塔甲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伴随着胡杨林的锐减,塔里小河流域土地 沙漠化面积从66%上升到84%。“沙进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变成现实,至罗布庄一带的库鲁克库姆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噬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从中穿过的218国道已有197处被沙漠掩埋。
  我们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绿色长城突然从眼中消失。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与两边的沙地成了一个颜色。由于缺水,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同来的同志告诉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若想进入罗布泊,至少要有两辆汽车,必须备足食品和水。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住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l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而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半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作者吴岗。)
编辑本段
罗布泊魏晋遗迹与文书  指楼兰古城遗址及出土的文书。古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西北,位于东经89°55′22″,北纬40°29'55″交叉点上楼兰古城之称,是由于出土的汉文文书用“楼兰”,卢文书用与“楼兰”对音的“库罗来那”确指该遗址而得名。这座城址在3世纪中叶至4世纪30年代前后,是魏晋及前凉时期西域长史治所。楼兰古城在1900和1901年经瑞典人斯文赫定、1906和1914年经英国的A.斯坦因、1909和1911年经日本人桔瑞超等多次劫掠,遗迹已遭严重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79和1980年两次对楼兰古城进行调查发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在1980至1981年 3次对楼兰古城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
  遗迹与遗物 楼兰古城的遗迹主要是城墙和城内的建筑遗存,城内遗物较多。城墙是用粘土和红柳枝相间筑成,南和北城墙保存较多,西城墙次之,东城墙保存最少。城墙残存部分基宽约 5~8.50米,残高约1~4米。城址平面略呈方形,按复原线计算东城墙长约333.50米,南城墙长约329米,西和北城墙长约327米。四面城墙近中部处有缺口,似为城门遗迹。在城西北角与东南角之间有水道斜穿城内,以此为界可将城内遗迹分为东西两大部分。河道之东中间偏北有座用土坯建造的佛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上有圆顶,残高约10.62米。附近发现木质浮雕佛像、卷草纹木雕残件和饰有莲花的长柄铜香炉等。塔之东约30余米处的台地上有一处房址,残存木框架构件和红柳编织涂泥的残墙,其下有4个小室,里面堆积有大麦和小麦,并发现一枚卢文书。塔之南约50余米的台地上,有一组高大建筑群的残迹,地表上散布许多木框架构件和用红柳枝芦苇编织涂泥的残墙,其下残存3 室。发现有汉文和卢文书、丝织品、漆和木制品、五铢钱以及筷子等生活用品。在该房址之南的建筑遗迹残毁严重,不辨形制。其附近的遗物有印章、五铢钱、小型金属器、玻璃制品和珠饰等。河道之西建筑遗迹比较密集,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西部中间偏西南、东临河道的大院落遗迹。院落略呈不规则的长方形,院内北和西残存一些房址,北面西边3间用土坯砌筑的房址至今犹存。遗物有大量汉文文书,少量卢文书,以及木尺、漆制品、金属制品和一些日常用具等。院落之北有两组简陋的房屋遗迹,出土一些汉文和卢文书及日常用品等。在这两组房址与院落之间,有养牲畜的圈栏遗迹。东与院落遗迹相对,西临西城墙是一组由许多房间构成的大建筑遗迹。遗物主要有卢文和汉文文书,以及丝、毛、 麻、 棉织物,还有渔猎工具与日用品等。上述诸遗迹,应是城内衙署及其附属机构的建筑群。此外,院落之南还有堡垒遗迹,城西南角一带有小住宅遗迹。
  文书 楼兰古城出土的汉文木简和纸文书的纪年以魏嘉平四年(252)最早,多数集中在270年前后。这些文书主要是当地行政机构和驻军的各项公文及公私往来信件,内容比较广泛。从中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在楼兰城设有西域长史及其完整的行政机构;驻军概况和各屯垦区农业生产、水利与生活的一些情况。可以了解到与楼兰城内生活有关的情况,如城内设有仓库、客馆和医院;有制造铁工具和兵器的手工业;有以谷物丝帛作价的商业活动,如一件残简记载买“丝四千三百廿六匹”,可见当时丝绸贸易量是很大的。此外,文书还记录了一些有关城内居民与户口、法律等方面的部分情况,以及当时楼兰城与敦煌、酒泉、姑臧、焉耆、龟兹、鄯善和高昌等地的联系情况。出土的文书表明,魏晋时期曾有效地控制着楼兰地区,并使楼兰城变为罗布泊一带最为繁盛的城镇。卢文书的内容有涉及审理案件、买卖土地契约、信差及公私信件等,文书中还出现有鄯善王安归迦的名字和一些职官的名称。文书的时代主要集中在安归迦王(247~282或267~303)时期。据此可以推测,在晋朝西域长史退出楼兰的时期内,鄯善安归迦王有可能曾派官员进驻楼兰城。
  另外,发现了前凉西域长史李柏文书,但目前学术界对李柏文书的出土地点和具体年代尚有争论。
  参考书目
  斯文赫定著、孙仲宽译:《我的探险生涯》,西北科学考察团,1933。
  斯坦因著、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华书局,1946。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于 于 2010-9-6 11:15 编辑

晚上在米兰街上问了很多曾经去过罗布泊钾盐矿打工的大哥们,说是单骑摩托穿越至哈密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车坏,中暑,迷路,突遇沙尘暴,出现幻觉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问清了详细路线,米兰到罗布泊路口油路50公里,从路口一直往北砂石路80公里,然后是就地取材用盐碱压平修好的盐碱路120公里到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镇---罗布泊镇(只是一个行政区划,因为那里有纯天然的钾盐肥料,由国家投资发展银行投资的几个钾肥厂正在投资建设,叫国投罗钾,所以现在还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乡镇)。由罗布泊镇再往北盐碱路80公里后,就是300公里的油路到哈密,这就是由南到北贯穿罗布泊的一条600公里的冒险道路,我准备用一天时间穿越,下来很大的决心
P8042453.JPG
P8042454.JPG
P8042455.JPG
P8042456.JPG
P8042457.JPG
P8042458.JPG
发表于 2010-9-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到蓝天、白云、草原好一番美景呀,我也刚刚从青海回来,不错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到蓝天、白云、草原好一番美景呀,我也刚刚从青海回来,不错的地方!!
夜路行者 发表于 2010-9-6 11:42


能看到这些美景确实是很酷{苦}的,嘿嘿!
发表于 2010-9-6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大于


    老哥这是我第三次看你的大作了,要是带上全景照相机就好了,可以的话可以看一下富士S11。
发表于 2010-9-6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顶起!!!!!!!!!1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大于


    老哥这是我第三次看你的大作了,要是带上全景照相机就好了,可以的话可以看一下富士S ...
卢小屁 发表于 2010-9-6 15:49


谢谢你,我正愁没带上一个全景的,这么好的地方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对不对?下次一定改正,再次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顶起!!!!!!!!!1
好师傅 发表于 2010-9-6 17:06


顶的不敢太强硬了,罗布泊的盐碱路顶的我痔疮都犯了,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计划的顺利,我早5点就起床出发,带好一天的干粮(面包两个,鸡蛋糕两袋,榨菜两袋,火腿肠一袋,馕饼两个),饮用水(水壶灌满,两瓶矿泉水,两瓶果汁,两瓶可乐),又特意买了个小草帽,用来遮阳,在米兰加油站加油时,天没亮叫醒的加油女娃说他们规定9点才上班加油,按这样算一天到不了哈密的。我无奈转了一大圈莫开门的商店和修理部,天还黑都在睡觉,只好又回到加油站想办法。这时几辆大车开着大灯也来加油,我们几个连喊带吵把个小伙子拉了过来,还是男人好说话,给加!我添满了两个备用油壶共9升备用油,闯入罗布泊。眏入眼帘的是一片平整望不到边的沙漠,真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不毛之地,随着太阳慢慢升起,温度急剧升高,虽然才8点多,我已经热得流汗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路上的几个路牌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源泉
P8042459.JPG
P8042461.JPG
P8042462.JPG
P80424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这条路平行的输水管道及压力泵房是保证了罗布泊钾盐厂的水源,也是不会迷路的唯一标线
P8042464.JPG
P804246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寂寞---热浪---恐惧---急躁---向往---也有一丝兴奋
P8042460.JPG
P8042463.JPG
P804246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走上了坚硬平整的盐碱路,可以开到60码,路边的盐碱壳看着灰虚虚的,但试着开上去却是比石头还要硬的麻石
P8042468.JPG
P8042469.JPG
P8042470.JPG
P8042471.JPG
P8042472.JPG
P804247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5-29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