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风之纹章

老帖重发,关于油气分离后减震的修复。★★★无须回复不断更新★★★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瞧瞧支承导环的安装位置,密封组件内孔那圈颜色有点异样的就是它了。

要请它老人家解甲归田,光靠打躬作揖是行不通地,还得来点时下比较热门的强制拆迁手段才行。胡萝卜就免了,直接上大棒就行。


原来大棒的一端还另有玄机,这不才两榔头下去就乖乖就范了。用不着闻、问、切,光瞧它这脸色就知道早已经是气血两亏,功能衰竭了。您老人家也真的该歇歇了。

这会儿该轮到年轻棒小伙上阵了。瞧外套那颜色,多炫啊。

这回大棒是用来请君入瓮。当然得客气着点,现在的后生小伙儿可没他们前辈那样的敬业精神,一不小心碰花了它的战衣没准儿又得跟你告工伤长假了。

不愧是表里如一,就连内衣也是一样的炫透了!

接下来就要解决尘封的问题。前面提过尘封死活不肯下岗,这是有原因的,原来生产厂在制造密封组件壳体时是把尘封作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直接充注在密封组件壳体上成型的;除非你打算费掉它的武功再另请高明,否则就别想把它头顶上这顶乌纱帽给完整地摘下来。有时真是弄不明白设计师为什么不能采用类似前叉尘封那样的分离式结构,那该多方便啊。也许他们是考虑到后减震不能让马路边上修车铺里面的小工也能随便开膛破肚来修它一把吧。
尘封还有另外一种型式,就像下面这个,比起上面这种多了条紧箍弹簧,其密封和耐久性要好许多,即使尘封用久了略有松弛,也可以收紧弹簧给它念几遍紧箍咒,这样一来又可以顶好一段时间了。只可惜我这只减震竟然没有采用这种尘封,无奈何只能另想办法。


既然原配尘封不肯退场,那就让它退守龙门当个守门员好了,咱们另请高明来干清道夫的活儿。主角出场了,这个是液压系统里面常见的B型密封圈,本来就是作尘封用途的。由于除了内径必须符合以外,其他尺寸上并没有什么太严格的要求,所以在市面上找到合适的产品和前面的油封比起来可以说一点难度也没有,进口的国产的满街都是。由于对于国产密封惯有的心理阴影,站在柜台前经过数十秒激烈的思想斗争,结果还是犯了没有支持民族产业的路线错误,最终把几个响当当的RMB投进了NOK的腰包;幸好店里没有其他的顾客,不然流传出去不到傍晚BBS上没准就会背上“千古罪人”的骂名了。

尘封有了,可是怎样让它在减震上安家落户呢?这回要在叉筒端盖的身上打主意了。幸好端盖上还有足够的厚度,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在上面加工一个符合尘封安装要求的尺寸腔槽出来。把端盖放上车床来几个轮回,顺便再攻三个螺丝孔出来,端盖就换了一副新面孔示人了。


光给个安乐窝还不行,还得给它上道保险;我们再给车一个压盖给上,省得小伙子不安心工作老跳槽引来麻烦。当然压盖的厚度不能太厚,不然装上去后端盖的高度超出原来太多,是会影响减震的最大有效工作行程的;同样道理,原来的端盖端面也被车低了少许,这样一来才不至于在压盖加上后端盖的高度和原始高度相差太大。


这下新尘封终于可以安居乐业,高枕无忧了。

再来测试一下新尘封的效能,把叉杆套上去检查一下紧密度是否适当,当然不是越紧越好,太紧也是会出问题的。

现在有两道防线可以稳固防守,保证可以滴水不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储气瓶也许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就像航机上的黑匣子般神秘莫测。可往往事实总会告诉我们切不可以貌取人这一万世不易的真理。套用黄永玉曾经说过的一句“软弱的主人,只能依靠坚硬的门面”,我想这大概是有史以来对储气瓶最生动的写照了。现在就让我们来揭开这个貌似强硬的软体动物的真实面目。


首先得重复象前面拆除密封组件同样的动作,不过这回就简化了许多,直接用个套筒头子罩上气门基座,向下轻轻敲它几下,它就会乖乖地往后移,让出卡簧的位置出来了。




同样先得把卡簧给撤岗,不然里面的家伙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出来见人的。


虽说大门岗哨给撤了,可要继续请里面的人物出场,却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如果诸君有如评书中所云英雄豪杰那般“怨天无柄,恨地无环”的神力,那倒是不妨施展一下空手入白刃的功夫把它两下子给拧出来;只可惜我天资愚钝,拼了吃奶的劲也没能练出1ppm这样的盖世神功来。曾经在日本的机车杂志上看到过专门用来对付这个家伙的利器,可那只有望梅止渴的份。无奈何只能使些旁门左道的小把戏来解决实际问题了。
发表于 2010-2-23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三页看得真是过瘾!!!!!

非常好!
继续看。。。。
发表于 2010-2-2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能文能武,佩服!{:1_132:}
发表于 2010-2-2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奥了!!!
发表于 2010-2-2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修中的战斗机!我顶!!
发表于 2010-2-2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顶!!!!!!!
发表于 2010-2-23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x2  也是这种构造吗》?
发表于 2010-2-23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原创是楼主吗?想问一下,油封那里的支撑环哪有卖的?
发表于 2010-2-2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这种有学习价值的帖子很多!


现在貌似少了很多……


今天看到这种帖子很认真的看了一遍!


希望LZ多发这种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x2  也是这种构造吗》?
12310 发表于 2010-2-23 16:09



    大同小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之纹章 于 2010-2-23 19:02 编辑
以前这种有学习价值的帖子很多!


现在貌似少了很多……


今天看到这种帖子很认真的看了一遍!

...
西藏死神 发表于 2010-2-23 17:56



有些东西和越野车有关,但和越野运动不挨边,不知道该发到维修论坛还是改装论坛或者是旅游装备论坛。
  感觉上越野车友或许能够用得上的就往这里发。用不上就还在硬盘里或者在脑子里。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找来两个轮胎气嘴的锁紧螺母,拧上气嘴的外螺纹处,锁紧它们。再弄两把一字螺丝起子,顺便再实习一下杠杆原理;这不,问题解决了嘛!









这下可以看清楚软弱主人的庐山真面目了,原来只不过是一副软皮囊而已。

气囊是以厚实的橡胶材质制成,直接套在气门基座上面,捏住气囊很容易就可以使气囊和气门基座分开来。气门基座上套接的部位的车有沟槽,气囊就直接套在气门基座的沟槽上面,气囊的端部外圈还特地加工出两道类似于O-RING的构造,压入储气瓶后就和内壁一起形成一个密封结构,这样一来液压油和压缩氮气就可以井水不犯河水了。如果没有经过超乎想象的破坏力作用,这个终年缩在壳里的软体动物,是不大有机会抱恙来点什么感冒发烧之类的。万一你真的遇上这种事,那就只能恭喜你的腰包,恐怕又得要出血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头来看看外壳内部的模样,底部油孔和边上那些放射状条纹构成的图形,就像一种贝壳上的花纹;留意一下路边加油站的招牌LOGO,也许不难发现具有这样特征的造型。



储气瓶上的部件和叉芯比起来实在不能算多,拆光了估计还不够叉芯的零件数量的零头。把前面的拆完剩下最后可以卸下来的部件就只剩下一个压缩调节阀了;一起来瞧瞧此君啥模样吧。这回也不用什么专用工具,一个扳手稍微加点劲道就足以应付了。惯例也有一道O-Ring,其间也夹杂了些异物,不过并无大碍,如果不是三天两头地拆它,估计这道O-Ring不会比整个外壳来的短命,如果对它放心不下的话,不妨就祭出一块大洋买它一把回来,这样随时随地都能换掉它而犯不着心疼。外壳上铸的阳文标示了减震器压缩过程中调整至硬-H和软-S的状态的方向。




整个取出来再看清楚些许,似乎没有什么神秘和特异之处,基本上就是一个针阀的结构,拧进拧出阀芯调整阀门的开度以控制液压油的流量,从而获得对减震器压缩时间过程的调整。有些型号还多了个旋级定位的小装置,这种类型在调整的时候可以做到分级定位。不过实际使用效果两者倒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个部件实际损坏的几率也很低,外观如果没有什么异样的话,通常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大可不必浪费时间拆它出来,顶多调到S端尽头,加些清洗溶剂清洗一下再用压缩空气吹吹就OK,这个步骤到此也就完成了。

当然你如果想探寻那个锁孔卡簧的后面还有些什么内里乾坤,那就属于下面的讨论范围了。各位喜欢刨根问底的看官继续往下来看。这次最好还是来点特殊工具的辅助,弄把卡簧钳好让里面那个卡簧能乖乖地出来;如果手头没有这般利器的话,当然也可以使出霸王硬上弓的招式来对付之,只要不是过分暴力,结果应该不会有太大区别。


拆到这个份上,分解工作就可以算是全部完成了,倘若还要继续拆解下去,那就是非暴力手段不足以进行的了,由于内容涉及暴力成分,这里就不再作深入讨论,有兴趣的诸君尽可自行一试,若有任何闪失,一切后果自负,不过别忘了告知具体过程结局如何,也好让我补篇后记填充堆砌一下版面,顺便以儆效尤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页,图片太多真麻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6-4 05: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