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0-28 15:58

摩旅桐城----探访孔城老街

本帖最后由 九思园 于 2011-10-29 08:41 编辑

秋风渐凉,艳阳高照,无边落叶随风下,正是驴行的好时节;抛下工作,远离尘尘嚣,信马游缰自由行走,让心情与秋风一块飞扬。10月25日趁着本周仅有的二个晴天,因为现在的天气预报太准确了,不得不将原计划的游皖南一圈的计划改为仅去桐城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一览出了大批历史名人的美丽地方。

心在天山 发表于 2011-10-28 15:59

???????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0-28 16:06

本帖最后由 九思园 于 2011-10-28 16:23 编辑

从淮南出发,经六安舒城到桐城。我发现这条路还是很好的。上午10时从淮南出发,中午在六安吃的午餐,10元一炒菜一米饭,感觉不错。
经过六安经济开发区时发现已初俱规模,三年前走过此处,仅有修的很好的笔直且相当高质量的横竖相交的高等级公路。可见三年来筑巢引凤已初见成效。开发区内建有一个游乐城(估计吧)全欧式古城堡风格,规模相当大。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0-28 18:04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正式建县,公元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 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清时期中进士者就达240余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特别是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拥有作家1200余人,创作传世作品2000余种,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中学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输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达线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桐城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0-28 18:05

本帖最后由 九思园 于 2011-10-29 08:48 编辑

   桐城文庙位于市民广场北端,始建于元延礻右年间,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桐城文庙既是元、明、清时期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又是一座学宫,是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是一处“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又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
       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所罕见。
   桐城文派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文派的某些特征,可以认作桐城文派的前驱。
   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方、刘、姚被尊为“桐城派三祖”。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0-28 18:21

本帖最后由 九思园 于 2011-10-29 08:50 编辑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当年的宰相张英,回应家人与邻里吴氏为争一砖之地而给其家人回的书信.其家人接到信后便主动后撤了三尺建房,结果吴氏知道后非常感动,也主动的后退了三尺.便产生了六尺巷和这个感人的故事.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0-28 19:28

本帖最后由 九思园 于 2011-10-28 19:34 编辑

   孔城老街座落于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孔城镇境内,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期,孔城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老街绵延数里,分为十甲。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一条主街,两条横街,另有三巷一弄。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栉次鳞比,颇具江南水乡特色。
   目前老街正在改造,“根据项目规划,项目正式营业五年后达到国际级AAAA旅游景区标准,度假酒店达到五星级旅游饭店标准。 据了解,该项目以孔城十甲老街为核心、周边河道为辅助,中坤投资集团独自收购孔城老街主干线房屋,进行整旧如旧的保护性利用;对孔城内河及三八河的部分河道实施恢复古桥、古河、古貌,建造古渡口的夜生活场景;”现在还不收费估计建成后要收银子喽,有兴趣的摩友可速速去免费参观哟。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0-28 19:51

老街确实是很老喽,看那单薄的墙壁和破败的屋顶在历经数百年的苍桑岁月后实在是很难再支撑住往后的时光了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0-28 19:56

本帖最后由 九思园 于 2011-10-29 08:58 编辑

但是老街人的生活还是很安逸的,三五邻里聚在一块打打扑克,喝杯清茶,一边做点小生意,其实一上午也难见到一个顾客,但是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的可全是开心的笑容。整条街上冷冷清清也没有几个行人,老奶奶座在自家门前独自享受那温暖的阳光,不管街外的是是非非,只要守着祖宅就是幸福。人老街更老一个老车行不知能修什么样的车子,我的感觉是只能修修自行车或人力车而已吧.
http://bbs.moto8.com/border=0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0-28 20:07

本帖最后由 九思园 于 2011-10-29 09:04 编辑

老街确实是很老喽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0-29 09:18

本帖最后由 九思园 于 2011-10-29 09:21 编辑

    老街人的生活依然改变不了那世袭了数百年的习惯,虽有自来水但仍喜欢在祖辈们沿袭下来的地方洗去那衣服上的尘埃。不知是为了怀念古风古韵,还是为了节水节俭。不管怎样总能给你带来一种在城里享受不到的感觉。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1-1 17:49

悠闲的垂钓者

纵横山鹰 发表于 2011-11-2 10:55

秋,正是驴行的好时节;
抛下工作,远离尘嚣,
信马游缰的自由行走,让心情与秋风一块飞扬!

风尘中的老街给人悠远绵长的思绪....{:1_131:}

九思园 发表于 2011-11-6 20:54

感谢山鹰版主回贴

心在天山 发表于 2011-11-7 10:49

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摩旅桐城----探访孔城老街